- 確定上了
- 瞭解一下公司的產品、競品、分析公司優勢在哪,請主管給文件,最少最少,要把公司的官網給看透了,理解下有哪些產品。
(給文件這個不要帶給人家壓力,禮貌問下人資或主管,有沒有什麼到職前就想讓我瞭解的東西即可)。
- 瞭解一下公司的產品、競品、分析公司優勢在哪,請主管給文件,最少最少,要把公司的官網給看透了,理解下有哪些產品。
在我們報到前,通常還有一些時間做緩衝,不大會無縫接軌,所以錄取後確定要到這公司了,也得做些作業,一方面到職後才不會被新同事覺得「怎麼啥也不知道」,有時甚至可以營造些你已經有經驗的假象,至少至少,都不會給新同事帶來「不用心」的壞印象。
如果已經真的很有該產業的經驗了,我覺得這塊還是不能跳過,因為每間公司的做法跟風氣都不大相同,有些舊的經驗帶到新家是創新,但也要看新的家人願不願意接受改變。
- 確認報到時間,帶好筆、筆記本、相關證件、證書、大頭照等、薄外套。
- 問清楚穿什麼衣服,是要穿套裝呢,還是接受運動服派,免得到時太突兀。
- 如果不敢問,建議可以穿正裝襯衫加西裝褲,但再帶上一件運動(休閒)外套,到時就可以一秒變嘻哈(喂)
- 問清楚穿什麼衣服,是要穿套裝呢,還是接受運動服派,免得到時太突兀。

- 報到前要不要做體檢?
- 薪轉銀行是哪間,有指定哪間開戶嗎?
※ 有些公司願意讓你報到後再做這些事情,但主管跟老闆都是慣老闆,
當可以在入職前就完成這些事的人,跟入職後才要辦這些事的人放在一起比較,就會看出差異了。
更何況會請人都是忙的要死才會再請人,我也遇過報到日進來才要請一天體檢、一天去銀行開戶的,硬生生的減少了兩天可交接時間,帶給人的感覺就不大好。
機會是留給用心準備好的人
我們家最近錄取了一位企畫。
溝通能力沒有特別的強,上一份工作產業也完全不相干,學歷也沒比其他應聘者來的高,但他就是脫穎而出了。
只因為他在來面試之前,除了自己準備的,還問了我們家人資公司是做什麼的?在面試他之前,我就有面到合適的人選,但人資還一直跟我強調請一定要面到這位再評估下。「他電話表現很誠懇,要給他機會」我的好朋友兼人資這麼說著。
面試當天看到了他提交的附件,跟履歷時提交的不大一樣,特別修改了他的企畫方向,依照自己的理解做了份符合我們公司的活動企畫當作業,我當下心裡就決定,這個Offer給他了。
剛出社會的時候我常常覺得主管都是王八,你想加班是你的事,老闆給我多少錢,我時間到了我就可以走,我離開公司還有N百件我想做的事,我想回家打魔獸帶團、我要回家拍片、我要搞網拍、我要寫計畫書,再怎樣我在家追劇都比在辦公室好,你給我多少錢難道還希望我「996」?。
但主管都忘記了他領的是你的兩倍薪,他只會覺得我這麼為公司盡心盡力,這些小屁孩怎麼時候到了就走。
過了陣子,你會發現願意自發留下來加無薪班的,特別會裝模作樣的人加薪升官了,明明自己(自認)表現比他好,但就是領的比他少,這種時候都會特不爽XD。
但其實不願意犧牲這些時間的人,得到的就比較少,這是鐵律,但我不是要大家都在公司加免錢班,只是在回家追劇或是打遊戲前,可以評估下,留下來在公司打拼等下次晉升機會,還是回家做自己的兼職,哪個收益大,評估過後做的任何事,就都不會有後悔了。

多做些準備,你永遠不曉得別人看上的是你哪一點。
印證了張藝興說的;「越努力,越幸運」
發表迴響